4001-025-365
免费试用
En

 每一张终端照片背后,都藏着一个真实的销售现场。

从大型商超到街边夫妻店,从餐饮连锁到农贸市场,调味品行业的终端形态差异巨大。特别在非KA渠道,业代身处光线不足、空间狭窄、摆放杂乱的环境中进行拍摄,照片质量参差不齐,铺货上报难以清晰呈现,导致后端统计数据可信度低下,企业难以掌握产品在终端的真实状态,直接影响费用投放效果与销售决策。

如何让海量终端照片清晰准确地上传,在保障质量和上报效率的同时,真实反映终端铺货状况?勤策联合某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,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,给出了一份“将照片转化为企业资产”的可行方案

图片


 

01

 

早期引入AI,效果未达预期


该企业超3000名业务代表,每月需处理终端照片超过99万张,涵盖大量陈列图像及铺货数据。早在2019年,企业就曾尝试引入AI识别技术,希望提升业务团队的上报效率。然而在实际应用中,系统识别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未能减轻业务人员负担,反而增加了后端数据处理团队的压力大量终端数据失去参考价值

2021年初,该企业决定启动AI重新选型,勤策凭借对调味品行业业务场景的深入理解,与该企业达成合作,共同攻克终端上报的效率与真实性难题。

图片

 

02

 

老旧AI遗留的业务痛点


❓复杂环境下识别准确率低:在光线差、货品杂乱的店面中,包装相近的产品瓶装生抽与老抽经常混淆识别,叠放的调料产品系统难以准确识别商品数量。

长货架拼接去重错漏多:KA商超货架高而长,业务员需分多次拍摄,系统拼接后常出现重复计数或漏计。

大小包装区分不清:同一SKU存在多种规格,AI难以区分大包装与促销装,影响铺货达标统计。

异常数据依赖人工调整:每月近百万张照片中,大量识别异常需后台人工校正,数据分析团队疲于应对,效率低下。

铺货规则设定单一:系统仅支持简单铺货标准,难以适配不同渠道、不同门店的差异化铺货要求。

 

03

 

勤策AI图像识别:

贴合业务,精准上报


智能拼接去重,解决长货架拍摄难题

针对货架高长、过道狭窄等拍摄距离受限的场景勤策利用前置拼接、后置去重、视频拼接三种识别模式,无论是酱油、蚝油系列的多排摆放,还是调味料的分散陈列,智能合成完整货架图并自动去重

图片

精准区分大小包装,铺货数据实时上报

酱油、醋、蚝油、酱料等品类瓶型相似但标签各异,很多产品存在500ml、1L等多种规格。勤策通过对样品的高精度训练,精准识别瓶身高度、标签配色、瓶盖形状、容量标识等细微差异,准确区分超过150个SKU

AI自动识别业代拍摄的铺货照片,各项铺货数据实时展示

图片

灵活铺货标准设置,适配多渠道管理需求

系统支持“4+N”等多种铺货标准设定,企业可根据门店类型、渠道特性灵活配置必铺品项+选铺品项组合,实现对不同终端铺货策略的精细化管控。

图片

虚假照片识别,保障上报真实性

无论是在昏暗的餐饮后仓翻拍旧图,还是试图拍摄模糊照片蒙混过关,勤策AI的反作弊机制可识别翻拍、窜拍等场景的虚假照片,系统自动拦截并提示重拍,从源头杜绝数据造假。

图片

深度嵌入SFA,赋能业务员高效拜访

AI识别功能无缝嵌入业务员日常拜访流程,无论是在农贸批发市场盘点库存,还是在连锁餐饮店检查调味品组合,拍照即识别、识别即上报,系统自动生成铺货达标报表铺货率报表,大幅减轻后端数据团队负担。

图片


 

04

 

项目价值:

秒级铺货上报,后端精简提效


自系统上线以来,该企业实现了终端铺货管理的全面升级,不仅提升了业务团队的执行效率,释放了后端数据分析团队的压力,更加强了企业对终端数据的掌控力

⬆️识别效率提升:月处理照片超过99万张,商品识别准确率达到97.3%去重与规格识别的抽检准确率分别达到98.5%92.9%,即使在复杂环境下,识别稳定性也有所保障。

⬆️后端人力释放:照片异常调整率低至3%。AI嵌入SFA后,拜访自动生成各类铺货报表,数据分析团队从繁琐的校对工作中解脱,转向更有价值的策略分析与决策支持。

⬆️渠道策略优化:基于真实、及时的铺货数据,企业可精准制定铺货策略、优化费用投放。

⬆️业务动作规范:系统化、标准化的拍照与上报流程,提升了业务执行的规范性与透明度。

通过勤策AI图像识别方案的落地,该调味品企业不仅实现了终端铺货数据实时上传真实上报,更在业务效率、人力配置和渠道策略等多个层面实现优化。让每张照片不再只是流程中的记录,而是支撑企业决策的关键资产


下载产品 购买咨询 售后客服 回到顶部